順時養生是中醫養生學重點內容之一,《黃帝內經》也提到:“智者之養生也,必順四時而適寒暑。”
四季有氣候更迭、陰陽寒熱的變化,人類的身體也會隨之而變化。
春夏時節氣候轉暖而逐漸變熱,暑熱過盛就會影響身體機能,要消耗大量陽氣來適應這種變化;秋冬時節氣候轉冷而逐漸寒冷,人體會感覺冷會調動體內陽氣來御寒。
寒露過后,冬天的步伐就近了,此時的天氣一邊寒冷一邊秋風,也真真切切的感覺氣溫的變化,虎友提醒大家要重點保暖。
一、多泡腳
常言道:“寒從足中來”。建議每天晚上用熱水泡腳,這樣可以促進血管擴張、血液加快,還能緩解疲勞和改善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。
二、適時加衣
寒露過后,氣溫的變化較為明顯,體質較弱的老人、兒童要及時添加衣物保暖,以免受寒邪、風邪侵入而感冒!
三、多吃暖胃食物
因降溫的關系,秋季的飲食更偏向于滋陰潤燥、益胃生津。比如大家熟悉的梨、荸薺、蘿卜、蓮藕、小米粥、蓮子紅棗羹、核桃黑豆芝麻糊等。
四、適量運動
運動讓人更健康長壽,在一定程度上趕走秋乏,但不宜強度過大。多做一些舒緩運動,比如快走、爬山等,如果條件允許的話,可以做一些室內運動。
秋季養生主要圍繞滋陰潤肺、益氣暖胃、增強體質為主,為冬天的御寒打下穩固基礎,以免疾病找上門,危害自己身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