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古至今,關(guān)于飲茶的故事特別多,文人騷客品茶賦詩,老禪師飲茶悟道,茶賦予的文化豐富而內(nèi)斂,那么茶中到底包含哪些思想呢?如此受大眾的喜愛。
儒家思想:中庸之道
相信大家對孔孟的儒家思想比較熟悉,而中庸就是其核心內(nèi)容。陸羽所說的“茶德”也離不開“中庸”之道,也就是說茶可以以德行道。宋朝理學(xué)家朱熹也提到:“建茶如中庸之為德,江茶如伯夷叔齊”,從而將“中庸之德”賦予建茶,可見儒家思想的重要作用。
中國茶文化一直追求的境界還體現(xiàn)在茶品,做到將茶視為清潔之物,從采摘、制作到烹煮都要非常純凈。古代對“君子之仁”的正直、清廉、公正等品行甚為推崇,所以也引入到飲茶之中,還可托物寄思,升華人格。
道家思想:清凈無為
道家以老子為先崇尚自然樸素、清心無欲,在寧靜中方能品出茶的原滋原味,才能獲得品茶的喜悅,這與茶文化的“清凈”剛好輝映。
道家為中國茶道注入了“天人合*一”的哲學(xué)思想,賦予了中國茶道的精神。在茶人眼中,大自然的一山一水、一是一沙都是有生命的,而茶葉又是在這樣的環(huán)境中孕育而生,品茶是親近自然不錯的消遣方式,在自然幽靜的氛圍中,從茶壺的水沸聲中感受自然的呼吸,這樣方可悟茶道、天道和人道。
佛家本心:凈心修繕
陸羽在《茶經(jīng)》中就描述過對佛教僧人嗜茶的記載,如“單道開飲茶蘇”、“法瑤飲茶”等。可見茶道從啟蒙時期就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(lián)系。
佛家認為飲茶是一種修身養(yǎng)性的方法,并認為茶有“三德”,分別為不眠、助消化、不失。
毫不夸張的說以上三大哲學(xué)思想中國茶道的“靈魂”,除此之外,茶人修養(yǎng)還體現(xiàn)在精、行、儉、德這四個方面
“精”-從種茶到飲茶的整個過程中,無不要求精心細作,這也是茶道精神的真實體現(xiàn)。
“行”-行茶事、品茶論道,用行動來做一個品格高尚、堅持德行的茶人。
“儉”-以勤儉作為茶事的內(nèi)涵,反對鋪張浪費的茶事行為。
“德”-具有仁愛、善行的這類人才算得上真正的茶人。
社會在發(fā)展,茶的故事還在延續(xù),雖然現(xiàn)在出現(xiàn)了很多種類的茶,比如代用茶、袋泡茶、調(diào)配茶,但茶的精神依然不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