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國自古以來就有飲茶的習慣,飲好茶,飲對茶才能益于身心健康,反之則會傷害身體,得不償失!那么合理飲茶包含哪些內容呢?我們有哪些注意事項呢?
中醫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思維方法--辨證施治,若癥為寒熱,藥則用溫涼,稱為“逆者正治”。
而中藥大多有寒涼溫的劃分,通過特殊的炮制手法,還能讓其屬性發生變化,比如人參經蒸制后變為紅參,這也是有性涼轉為性溫的案例,所以在選擇食藥材方面我們要注意了。
不僅如此,飲茶還要考慮飲茶的季節、人群及茶品等方面,這樣才能避免麻煩的產生。
1、人群要求
一般情況下,孕婦和哺乳期的婦女可以少量飲茶,不宜過量;不宜飲濃茶,以免對胎兒和育兒的發育產生不良影響。
兒童宜飲淡茶,可以適當的補充維生素和鉀、鋅等礦物質營養成分,有利于身體發育。
2、季節劃分
在我國,很注重四季養生的調理,飲茶亦是如此。一般認為,紅茶性熱,綠茶性涼,綠茶比紅茶含有更多的茶多酚,味較為苦澀。
所以飲茶可以這樣安排:春秋季喝花茶,性溫而芬芳;夏季喝綠茶,或再綠茶中添加杭白菊、金銀花、檸檬汁或薄荷汁,能增加消涼消暑的作用;冬季喝加糖紅茶或牛奶紅茶,可以和胃暖身。
3、不宜久泡
茶不宜久泡,而并非不能喝隔夜茶,久泡的茶水中會產生釙這種物質,它是一種有害物質。
4、飯前飯后不宜飲茶
飯前、飯后均不宜大量飲茶。飯前大量飲茶,會沖淡消化液而降低食欲。飯后大量飲茶,會導致茶中堿質物質與胃酸中和,不利于消化,增加胃的負擔。一般來說,在飯后1小時內不宜喝茶。
5、不宜用茶湯送藥
用茶湯送藥是不適宜的。中醫認為,飲茶時不宜同服人參黨參、威靈仙、使君子等藥物,輕則降低藥效,重則產生其他不良副作用。
以上歸納出了飲茶的幾點注意事項,平日里飲茶應該留意了,想了解更多茶飲知識請關注本網站!